找到相关内容144篇,用时9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因明基础课――宝僧法师

    远离的证悟者  法师:证悟者?那佛应是无常,证悟者是补特伽罗(有情),补特伽罗是无常。然而佛却是常的,佛代表佛果,摄于灭谛,灭谛是无遮,无遮一定是常。网上经常有人说,这些不可谈,要实修,但我不...就是大班智达的意思。   因明另一解释方式是依靠真因,基于一种真因,对我们认识的东西确认它,产生正确的认识。   现在我们还是从题目引发,"什么是佛教徒?"我想听听每个人的解释。就是让你们知道,有时...

    宝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03138044.html
  • 关于自诠说与一切诠说问题

    境界。那时候才成为?谓真如跟缘成为一体了,也就是一切分别都不存在了,分别也不存在?了,这分别、分别、缘缘、缘这些都平等平等,那?才是真正能够住于法界,所以底下就是真正这样...平等性,遍获如?来心平等性”,这心的本身是平等的,没有分别了,根本没有缘跟缘、?的问题,这时候才能真正证到如来族中。所以怎么样子悟入圆成?实性,也就是怎么样子证到真如,证到心平等性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3045665.html
  • 禅的源流与教下会通——钱伊庵《妙心别传》选讲

    照同时”,这个时候寂照就是同时的,寂而常照,照而常寂,这个寂照同时、就是佛性的体、也就是佛的境界。那么,这个时候会体现出什么样呢?就是  心境不二。  心和境是不二的,没有、没有对立。  迷悟...万物,是大。  万法在诸人性中。  一切万法都在我们的性当中。  若一切善恶。尽不不舍。  如果说,你做到一切善恶都不不舍,“不不舍”就是二空。  亦不染著。  本性不染污,这些讲的都是大...

    钱伊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70848934.html
  • 密教之念佛

    ,即作实相念佛,彻悟法理。其法即观身中菩提心,皎洁圆明,犹如满月。复作思惟,菩提心体离一切物,离蕴界处及离,法无我故,一相平等,心本不生,自性空故。  有关观世音菩萨的曼荼罗形相观法,也与之...佛的名号结合起来。陀罗尼密典中有一类经典,与念佛经类的关系很密切,有的甚至改造佛名经类而成。如隋阇那崛多译的《佛说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灭罪经》、《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》等,与佛名经类不同的...

    吕建福教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0549185.html
  • 达波拉杰的大手印思想

    本性,没有生。诸法是本元心性,如果证心的法性,即是证诸法自性,心性本性是离的法身性,“自性清净之心性现见空性,名叫法身”。无生无灭无常无断,没有变化,遍于一切。  关于如来藏,达波拉杰认为,...“于执贪著法”。执为心,执为境,于心境执着实有法。坚持有“我”和我执的结果,导致自生、他生、自他共生、三时生,这种错误认识会增加烦恼。因此,必须了解自身是否有主体“我”。达波拉杰认为,身体是...

    索南才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5449438.html
  • 《中观庄严论》评介

    者。  [11]米旁著、索达吉译《中观庄严论释》,第107页。  [12]此派之名,陈玉蛟曾译作“等数派”。《宗义宝鬘》,第79页。  [13]《中观庄严论释》,第113页。  [14]《佛教...如是存在表相之下是没有真实依的。  此后在戊二讲述断诤时,先以第67、68颂分别从如是安立方式既“摧敌宗”又“于自宗无任何相违”两方面概述了这种安立方式无过失的道理,再从第69至82颂之间“广说其...

    罗劲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5452455.html
  • 谈法相

    心外有境」,「境外有心」,是「别体」,是完全错误的,可是我们就生存在这一种认识错误的境界中。   佛开示我们,以因缘生为原则,指出一切无常、无我,在时间性上,有前 後的变化性;在彼此间的关系上...法相学的根本论题(其他还有果报相,成就不成就相等)。   在罗什译的『妙法莲华经』中说∶「唯佛与佛,乃究竟诸法实相」,唯独诸佛,对一切法的如实相才能究竟。诸法实相是什麽呢?所谓如是性、如是相 、...

    印顺导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32553893.html
  • 金刚萨垛修法仪轨之会供

    无边 虽说二者分别式许 愿见无别离说平等义 于此犹如以指标示月 初时虽以言思为诠示 自然法性超离言思境 愿见自己本住自性义 于此不见舍之诸法 亦无建立修之法故 远离破立勤作法性中 愿...住义 伺察意句糠秕迷乱道 如何宣说不离分别网 不由教生自己证义 愿以心修持深窍诀 其性即迷乱 如何执著并非真如性 不由心生自然智慧身 愿成就了义正等觉 觉空觉性界中圆诸法 皆成...

    达真堪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01454863.html
  • 宁玛派《中观庄严论》评介

    为准。  [10]有译作“离一异因”者。  [11]米旁著、索达吉译《中观庄严论释》,第107页。  [12]此派之名,陈玉蛟曾译作“等数派”。《宗义宝鬘》,第79页。  [13]《中观庄严...是没有真实依的。  此后在戊二讲述断诤时,先以第67、68颂分别从如是安立方式既“摧敌宗”又“于自宗无任何相违”两方面概述了这种安立方式无过失的道理,再从第69至82颂之间“广说其义”。其中从第...

    陈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44061113.html
  • 玄奘唯识学佛性思想探析

      根据难陀的说法,应该将八识分开来讲,每种识都有个别的有其见相,如眼识与色相对,耳识与声相对等,分工明确,不相紊乱,就是说,每一种识生起都有两种作用,一种是境的,一种是它转变成为的境,因此,见相固定在每一种识上,的就是“见分”,的就是“相分’’。所以相分就是自心的认识对象,它由识变现。见分是指识的认识作用。也就是说,见分和相分就是世间万象,也就是识的‘‘用’’。  自证分是对见分...

    王宏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41861676.html